“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,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。”中国的这一承诺,是全球应对环境变化进程中的里程碑事件。然而,碳中和不只是环保领域的概念,更是关乎全球政治经济领域的一盘大棋。
6月22日,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发布的《关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相关事项的公告》明确,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机构负责组织开展全国碳排放权集中统一交易。业内人士认为,这意味着,全国碳市场启动在即。
碳中和对中国到底有何深刻意义?全国性碳市场即将建立,普通人可以买卖吗?交易有何风险?对此,记者采访了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副教授、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高级访问学者米志付,负责全国碳市场系统建设的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副总经理宾晖。
“生产外包”实现碳达峰,中国“学不来”
当前,很多发达国际已经实现碳达峰。如英国、德国分别在上世纪70年代初、70年代末实现碳达峰,美国则是2007年,这些国家承诺实现碳中和的时间是2050年。
值得注意的是,中国虽然承诺实现碳中和的时间比很多发达国家要晚,但压力却大得多。
中国是“世界工厂”,作为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体,中国在达峰目标和中和目标之间只有30年时间。西方国家碳达峰后,大多用50—80年完成碳中和目标。
米志付说,这些发达国家实现碳达峰的一个重要方式是制造业外包,即将钢铁生产、火力发电这些高污染、高排放的制造业企业外包给发展中国家,享有产品的最终价值,但不用承担减排责任。
“这对发展中国家并不公平。”他认为,从全球一体化的角度而言,碳排放的局部转移又造成了新的断层,对全球减排意义并不大。
这和碳排放核算的方式有关。目前,国际上采用的是生产端核算的方式,但随着消费端核算的方式在国际气候谈判中被不断提及,未来各个国家的减排责任有望重新划分。
中国要在更短的时间里实现碳中和,制造业外包的方法行不通。只能依靠发展新能源和绿色科技等方法,凭借自身力量实现减排,压力远比其他国家大得多。
“要实现碳中和就不得不给化石能源的使用设限,提高非化石能源占比,优化能源结构。”但在米志付看来,非化石能源发展空间是有限的。
中国水电技术虽然很完善,但发展空间有限;核电的安全隐患一直受到大家的质疑;风电和太阳能虽然潜力无限,但被称为“垃圾电”。这是因为,风电和太阳能供能不稳定,对环境和天气的依赖程度很高,无法直接并入电网,否则会给电网带来很大冲击。
“如果未来储能技术更加成熟,能够解决风电和太阳能不稳定的问题,将有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。”米志付说。
“双碳”目标为什么这么急?
2030年碳达峰、2060年碳中和,中国为什么要逼自己这么紧?
首先,碳中和关系国家能源安全。1974年美国与沙特达成石油美元协议,所有石油均以美元交易。可以说,“石油-美元”构成了美国全球霸权的基石。
和平年代,中国崛起成了全球最重要的故事。在中国近年来经济腾飞崛起的背后,是化石能源需求的急剧增长。中国石油储量本不丰富,加上人口众多、消耗巨大,于是只能依靠进口。化石能源的外部高度依赖性,对中国的能源安全始终是一项重大挑战。
推动碳中和,就是要进一步提升国家的能源安全,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需求的比重。米志付说:“推动碳中和,就是争夺未来的生存权与发展主导权。”
与此同时,率先实现碳中和的国家正在试图建立碳边界和贸易壁垒。
今年3月10日,欧洲议会通过了一项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的决议。该议案称,如果一些与欧盟有贸易往来的国家不能遵守碳排放相关规定,欧盟将对这些国家进口商品征收碳关税。顺利的话,该议案将于2023年实施,不仅对全球贸易,也会对各国的产业结构变化及证券市场产生深远影响。
对中国而言,这将对铝材出口等高碳行业带来新的压力。在碳达峰、碳中和目标倒逼的大背景下,高耗能行业必须加快绿色转型的步伐,这是相关行业保持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。
碳市场政策风险较大,欧盟经验值得借鉴
为实现碳中和,除了发展新能源、碳捕捉、碳封存等绿色技术外,通过市场机制调节碳排放也将成为重要手段。
今年6月底前,全国性的碳交易市场将正式启动运营,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碳市场。在此之前,北京、上海、天津等全国8个省市相继加入碳排放市场交易试点。
碳市场一般指碳排放权交易,其本质是环境领域的市场化机制设计。空气本是公共品,如今设立碳市场,赋予碳排放产权,给企业碳排放增加成本的同时,让需要排放许可的企业和其他有剩余排放许可的企业进行交易。
“碳市场是实现‘双碳’目标最主要的手段之一。”宾晖透露,“全国碳市场启动后,首批2200多家电力企业将在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上进行登记开户。电力行业之后,建材行业可能会纳入该体系,‘十四五’期间,石化、化工、钢铁、民航等八大高耗能行业都将逐步纳入碳市场。”
“因为配额是政府分配的,所以它和政府碳排放总量的减排目标直接相关。”米志付解释说,政府根据减排目标,确定市场的碳排放限额目标,而后向企业主体分配碳排放权。企业拿到碳排放权以后,通过减排或交易的方式完成政府限额要求。
这就意味着,作为“人造市场”,碳市场和一般的股票市场、债券市场有很大区别,并且这一市场的政策风险相对较高。
成立于2005年欧洲碳市场启动至今,已经运转16个年头,覆盖30个国家,控排量约占欧盟45%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。在欧洲碳市场,除了控排企业之外,金融机构、个人都可以参与碳市场交易。
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跨国家碳排放交易体系,且目前依然是全球最大的碳市场,欧盟碳市场有其成功经验值得借鉴,但也有教训值得吸取。
例如2005 年,由于政府错误估算碳排放量,所发放的排放权超过实际排放量4%,没有一个产业的排放权处于短缺状态,钢铁、造纸、陶瓷等企业排放权发放量甚至超过实际排放量的20%,让碳市场失去了约束和控制碳排放总量的意义。
此外,由于第一阶段排放权是免费发放给企业的,并且电力行业发放过多,导致电力行业把多余的排放权放到市场上出售,获取暴利。
米志付提醒,这些风险值得中国碳市场警惕。
免责声明:市场有风险,选择需谨慎!此文仅供参考,不作买卖依据。